走进数学办公室,三位老师正通过平板上的学情数据探讨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场景在郑州市第四十九中学的校园里经常看到。郑州市第四十九中学作为金水区智慧教育项目第一批建设校,引入智慧课堂、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个性化学习手册等智能教学应用,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49中以“小班特色,精品名校”为发展定位、“用爱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为办学理念,力求从深层次上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乐园。教师秉承学校发展理念,结合智慧教育实践改革,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发挥出办学理念的价值和意义。
七年级数学组有着三位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师,年级备课组长耿永刚老师教龄十多年,是郑州市骨干教师和学科技术带头人,对学科与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善于探索钻研,善用各种信息技术小工具;王琰老师是教龄二十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她善于接收新的事物;还有一位去年刚入职的新教师杨晨老师。在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引领下呈现出了教师关系新样态,通过智慧课堂实践使办学理念渗透、细化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个教育行为之中。用实际行动为构建温暖的学校贡献力量。
一、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在学校部署教育信息化产品及智能终端设备引入课堂后,数学组的老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大胆尝试,不断实践,先行应用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通过题库资源进行组卷,动手制作答题卡,体验不同的阅卷方式,开展不同于往常的学生练习。同时实践开展智慧课堂,在数学杨老师的课上,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撑进行随堂测试环节,通过教师平板向学生推送习题,学生实时完成答案提交,智能交互工具快速反馈答题报告,使老师能快速精准地掌握学生知识点存在的盲区。进而针对学生出现的难点和易错点,调取同类习题进行训练,重点予以解决。
杨老师开展智慧课堂
二、互帮互学,研讨交流
数学组定期组织开展智慧课堂专项备课教研、测后研讨。在备课研讨环节,针对课程任务讨论备课内容,三位老师发挥着自身优势,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王老师对课堂教学重难点进行指导建议;杨老师信息化水平较高,则在平板使用上给出方法;耿老师通过自身统筹和教学优势,巧妙将课堂互动练习加入到教学设计中来,整合探究实践结果,同时依托校本资源平台,组织老师将课堂互动资源分享至校本资源平台,形成备课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提高备课效率。在测后研讨环节,通过大数据系统的解析与诊断,老师们一同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析每个区段每个学生的学情情况。同时进行对比了解,见微知著,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在研讨交流中教师共同进步,AI智慧课堂激发了老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热情与潜能,还赋能了新教师专业水平的快速成长。
数学组备课研讨会
数学组在线测后研讨
三、脚踏实地,成效初显
(一)AI助力精准教
“这个系统不但能实现客观题智能批改,还能实现自动统分,这样给我们省了很多时间,同时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从班级到个人的不同维度的分析报告,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班级的学情,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抓手。”在应用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开展练习后,王老师这样说道。智能批改有效解决教师阅卷批改负担重,人工统计分析难的痛点,有助于老师节省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错因定位、精准教学上面。
近期数学组组织了两次数学章节练习,王老师通过应用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查看班级报告,发现所带班级一、二班的数据报告并不理想,跟三班对比差距较多。“我开始查找原因,分析差距到底在哪里?”在查看小题得分率雷达图时,发现三班的15题明显冒出“尖”来,一、二班的错误率明显低于三班,通过试卷定位到15题是一道简化求值题。一、二班之前没有讲到这类题型,才导致这么大的差距。“王老师随即调整教学进度,将简化求值的题型对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重点讲解。
“在针对性的讲解后,在第二次练习时,对于化简求值的题型班级得分上来了,与其他班级的差距也缩小了!” 王老师在办公桌前观看着系统上的小题得分率雷达图。依托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与呈现,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更好的开展精准教学。到目前,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共收录七年级数学共性错题248道题,帮助学生定位并解决薄弱知识点72个。
有了数据的支撑,现在数学老师的讲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讲评课很枯燥,现在的讲评课更加生动、有趣了。“王老师班里的一位学生说。”老师会挑选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评更加有效。在讲解的过程中还会展示出优秀的试卷,这样会更有助于我们理解。” 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帮助老师优先解决班级共性问题,突破重难点。对于个性化错题快速定位错误同学的名单,让学生自主纠错或共同纠错。
(二)AI助力智慧练习
每天中午第一节课准备期间,数学组会组织学生在小纸条上做一道练习题目,上交后老师进行逐一批改,通过纸质表格记录学生提交情况,现在,学生做完练习题后,应用学生平板拍照上传提交,老师在教师平板上进行修改、批注,系统自动呈现答题报告。耿老师说道:“线上作业的功能让学生作业的提交率有了飞跃的提高,特别是方便我统计正确率、订正率和各种名单,避免了很多琐碎的事务,帮助老师节省了精力和体力,让老师可以认真地备课和教学。同时,还可以把优秀作答、典型错误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印象。”
夹在书页中的学生练习题情况统计表
学生练习情况分析
走近耿老师的办公桌,他正戴着耳机批阅作业,在每批完一份之后,拿起耳机话筒进行语音点评。“在多项式乘多项式内容上还需加强”,“注意书面整洁”“你还可以做得更好”……耿老师用心地批阅着每位学生的作业,针对性的给予点评。面对面的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分配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一小小的功能,让学生的练习更具针对性,内心更加温暖。正如张永红校长提出“办一所温暖的学校”的办学思想,“温暖是一种状态,应该让教育存在温度,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面能够享受教育带给他的快乐和成长。”
耿老师正在语音点评作业
新的技术工具的使用改变着老师的行为,“数字化教师”渐渐地成为了先行者群体的称号,他们改变着自己,也和孩子们一起改变,拥抱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智慧教育探索实践在郑州市第四十九中学正有序开展,基于大数据、AI技术,定位学生学情,助推精准教学,通过智慧辅助工具助力学生习惯养成,为师生减负增效,促进着师生的共同成长。49中的老师还将不断深入理念,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