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研习“十法精髓”,深化品德教育
手抄报创意纷呈,传统与美育交融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博雅中学生,七初东校区多年来以被誉为“千古家训之首”的《曾国藩“十字”家训》为教材,学习曾国藩的“十字”家训——省、静、勤、和、诚、学、明、挺、趣、恒。这“十字”家训被誉为“千古家训之首”。这十字箴言背后的深意,每一字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句都饱含着对人生哲学的精辟阐述。
近日,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东校区七年级围绕“曾国藩教子十法”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创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曾国藩的教育理念,将传统智慧融入现代成长实践。
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聚焦“曾国藩教子十法”中的核心要义,各班分别围绕一字展开研习。在前期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通过观看《曾国藩家训》纪录片、研读相关书籍、结合现代实例等挖掘“一字一精神”的深刻内涵。班会分享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一班学生以“省”为主题,模拟曾国藩“写日记自省”的场景,反思日常行为;二班学生以“勤”为纲,分享曾国藩“每日读书不辍”的故事,探讨勤奋对学业与人生的意义;三班学生以“诚”为主题,举办“诚信故事会”,结合校园里的诚信事例,引导大家思考真诚待人的重要性;四班围绕“明”字,分析历史人物辨是非的故事和现代网络谣言案例,帮助同学们学会看清真相、明辨对错;五班围绕“挺”字,结合体育竞技与学习挑战,探讨如何在逆境中保持韧劲;六班则通过“恒”字解读,讲述古今名人坚持理想的事迹,激励学生培养持之以恒的品格。
活动还以手抄报制作为载体,鼓励学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图文并茂的创意作品。手抄报内容涵盖曾国藩生平、教子格言、班级主题故事及个人感悟。优秀作品在教室长廊集中展出,形成“一字一展区”的学习空间,使抽象品德教育转化为可视化的成长印记。
曾国藩教子十法不仅是家教典范,更蕴含普适的教育智慧。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更在实践中提升了思辨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未来,学校将继续挖掘传统教育资源的现代价值,以多元活动为载体,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的成功开展,彰显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曾国藩“立德为先、知行合一”的理念,正以生动形式浸润学子心灵,为他们的成长注入持久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