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
【敬礼国旗】勿忘国耻 吾辈当自强 郑州49中举行“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发布日期:2021-12-13

1_副本11

郑州49中举行“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2

警报响起,全体肃立,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默哀

3

学生代表李浩然进行主题演讲《勿忘国耻 吾辈当自强》

4

学生李长松带领师生,面向国旗宣誓。

IMG_0794_副本

全体师生 唱响国歌

IMG_0837_副本

利用电子屏进行主题宣传

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郑州49中举行“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国家公祭日升旗仪式。

庄严的升旗仪式上,进行降半旗,防空警报的鸣响,全体师生肃立默哀1分钟,向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

九年级五班李浩然做主题演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我们记住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历史的仇恨,而是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奋发图强、以学报国,勇于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纪念,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

随后,郑州49中政教主任徐光辉,给同学们讲述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庄严的纪念是一次记忆的唤醒,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此次系列活动使师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洗礼,激发了爱国热情。师生纷纷表示要不忘历史,认真学习,以史为鉴,奋发图强,为中华崛起而发奋读书、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2021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建党百年之际,举国上下同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告慰逝者,更警醒国人,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不可阻挡。

2021年,又有11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开了我们,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61人,平均年龄超过90岁。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万人坑”遗址前方,还有另一面墙——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1995年初设时,刻有3000个遇难者的姓名,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名单墙艰难延长,迄今已有10665个名字。

可能会有同学疑问,为什么只能找到一万多个姓名?这也一直是史学研究者们的心结。《遇难同胞名录》的主要编纂者表示:“因搜集范围有限、不少家庭惨遭灭门无人申报等,随着时间流逝,战后对遇难同胞的调查如同大海捞针。”

南京沦陷时,幸存者程福保谈到,当时父亲携家带口出城逃难,惨遭日军杀害,与母亲艰难生存。1949年南京解放后,程福保光荣地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如今,安享晚年的老人感慨地说:“家和国永远连在一起,无国哪有家啊。”

最近,纪念馆耗费一年多时间完成了一项“大工程”,将2019年至2021年间积累下的22万条纸质留言进行电子化和数据分析,“和平”一词出现频率远高于“仇恨”。

这22万多条留言中,表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留言高达6.7万多条。其中还包含了1564份境外参观者留言,他们频繁使用“感同身受”等词汇,表达“反对战争”,祈愿“人类和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纪念,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

同学们,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