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好书分享
分享理由:
本周我分享的好书是《月亮与六便士》,它是一本深刻探讨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小说,它以法国画家高更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突然放弃一切,远赴巴黎追求绘画梦想的故事。
小说用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引起读者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我和幸福?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是如何找到平衡的。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佳作,更是一本能够激励人心、引发深思的励志之作。
经典摘抄: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
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梦想,六便士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赚取的卑微收入。
有时,一个人偶然来到了某个地方,却匪夷所思地对这地方产生了归属感。他在这里找到了他心中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家。
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人生漫长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星。
好书分享人:程敬荣,九年级学生会成员,荣获突出进步生、文明学生、班级文化优秀讲解员等荣誉称号,在本学期英语、数学竞赛中分别荣获特等奖、二等奖成绩。
教师好书分享
分享理由:
《了凡四训》文字出自明代“通儒”袁了凡之手。袁了凡师承王阳明弟子王畿,既属于儒家士绅,又是“阳明后学”的重要成员。这本书由后人辑录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四篇哲文,在历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清代名臣曾国藩早年读到《了凡四训》即终生奉行,因之改号“涤生”,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书。日本学者安冈正笃对该书推崇备至,盛赞其为“治国宝典”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
几百年来,《了凡四训》之所以历久弥新、为人信从,不仅在于它的言辞说教,更在于它的实践准则;不仅在于它的励志取向,更在于它的人文智慧;不仅在于它的劝善特质,更在于其中蕴藏的时代价值。作为善书,《了凡四训》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它以“现身说法”的述说方式,开善书具名之先河。袁了凡身为儒家士大夫,以第一人称展开叙事,面向普罗大众“说法”,架起了一座“从精英到民间”的思想桥梁。
经典摘抄: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几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
译文:所以如果要发誓改正过错,在明处需要好朋友来提醒,在暗处需要鬼神来证明。一心一意进行忏悔,无论昼夜都不懈怠,经过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就一定会有效验。或者会觉得心旷神怡;或者觉得耳聪目明、茅塞顿开;或者觉得应付烦冗琐碎的事时触类旁通、左右逢源;或者遇到仇人时变怒为喜;或者梦见自己吐出了体内黑色的东西;或者梦见古来的大圣大贤,来提携引渡自己;或者梦见翱翔在太空之中;或者梦见有得道者所用的重重旌旗,这些不同的好事,都是消除自己过错的征兆。不过也不能因此而自以为是,画地为牢而不再进步。
好书分享人:彭建杰,郑州市第七中学东校区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优秀班主任,郑州市师德标兵,所带班级被评为郑州市文明班级。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主持课题获郑州市重点课题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