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
【教师读书】张超 读 《传奇布列松》有感
发布日期:2022-06-02

 传奇布列松 (1)

01

假期里我读的书大都和摄影有关,因为摄影已经成为我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伴随着我的呼吸,就跟我平常吃饭穿衣骑车上班一样,平凡但总是怀揣着期待。摄影是近代才出现的科学技术,所以最初被称为“摄影术”。从摄影术到摄影艺术或者艺术摄影肯定是经历了浩瀚的历史长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无数的摄影大师在人类文明进入工业化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像,其特立独行的个人魅力同样也是“不废江河万古流”。

02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是法国著名摄影家,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毕生用他小巧的、35毫米的徕卡照相机走遍全世界,见证了20世纪所有的重大事件,从西班牙内战到二战德国占领法国、印度的分裂、中国文化革命、1968年法国学生的起义,他的“瞬间美学”理论影响了全球的媒体和影像。他创建的马格南图片社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和时间最长的摄影机构。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及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他个性鲜明的摄影作品曾登上过全世界最著名的杂志和报纸,他让拍摄新闻照片成为了一种艺术。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现在的“决定性瞬间、纪实摄影、街拍、抓拍”,甚至构图这样的基本概念大都始于布列松,玩儿摄影的知道布列松就像美国知道华盛顿,法国知道拿破仑,摄影白痴也知道莱卡相机最好一样。布列松是经典更是传奇!前段时间我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布列松的作品,下面有个摄友评论:他过时了。朋友的这个评论是带有一点情绪的,客观性也是有的,那就是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纪实摄影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友好的回评:是的,但是不会过气。我认为每一个认真端起相机的摄影人都绕不过布列松,他是你必经的一扇门。

03

下面让我们欣赏布列松的几张代表作:

传奇布列松 (2)

传奇布列松 (3)

布列松抓拍的代表作之一。题材并不重大,完成采购“任务”的男孩发自内心的轻松和愉悦,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和自豪。体现了布列松本人“不干涉被拍对象”的创作态度。

传奇布列松 (4)

抓拍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此刻的梦露,有难得一见的松弛和平静。我说:这不是梦露,这是蒙娜丽莎!这个长久以来被大众戏谑,被政客把玩于掌股之上的艳星,此刻绽放出来的却是纯真高贵神秘的美。难道这不正是真正的梦露吗?!这就是抓拍的魅力!

04

“摄影与绘画是不同的,” 布列曾松说, “拍摄的那一秒是个充满创造力的瞬间,你所构建和表达的是生活本身所提供给你的,并且你必须凭直觉判断何时按下快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便是摄影师所创作的,是的,就是那一瞬间!一旦你错过,它将不复存在 。”

他还说:“在拍摄的时候,我总是闭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自己的心灵,我又总是睁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整个世界。” 布列松认为,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每个摄影师都应深具尊严感,都应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布列松的立意是高远的,但他选取的素材通常都是微小的。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所以他的相机对准的都是我们现实中可见的、熟悉的人和物。

布列松是有中国情结的。1948年11月,摄影大师布列松来到中国,拍下了《北平的最后一瞥》。之后,布列松在中国的十个月见证了国民党时期的动荡与垮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1958年,建国十周年庆典前夕,他故地重游,用镜头记录下了大跃进时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布列松还是个中国文化迷,后来还皈依了佛教。晚年的布列松摄影非常佛系,常常是一份在床上铺开的报纸,窗口一朵慢慢迫近的乌云,花园里一条徐徐待扫的小径,非常的平和静谧,与其所创造的“决定性瞬间”已经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为了消遣,沉浸于冥思。一代传奇终于落幕。

我爱拍照不是为了炫耀。美好的瞬间总是值得我们记录。每一张照片都是故事的开始。摄影是为了留住重要时刻,为了发现生活中的美,能够与生命中重要的人分享,也是为了表达你自己和也可以认识你自己,甚至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这张照片中的人物名叫:薇薇安·梅耶,美国人,一个在芝加哥工作了40年的保姆。2007年有人在拍卖遗物中发现了她留下的10万多张底片并冲洗了出来,冲洗出来的照片震惊了美国继而是整个世界摄影界,她被列入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由于是职业保姆,她的作品多是街头抓拍城市街景和孩子们的日常以及自拍。从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有着出色洞察力和勇气的女性,她天真而有个性,有着自由的情怀,也不乏幽默和温情。由于她生前没有发表过一幅作品,所以她被称为“街头的梵高”。薇薇安一生未婚,没有组建自己的家庭,默默无闻。试想,如果没有摄影,她该何等孤独!如果没有摄影,她孤独的灵魂又何以安放!

最后我想说,在这个全民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和摄影人的时代,让我们向薇薇安同志学习!让我们向薇薇安同志一样拿起相机或者手机,去寻找生活中的诗意,去和生命中重要的人一起分享美好与快乐!最后向传奇布列松致敬!


编者有话: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是职业读书人。读书是我们的日常,交流读书心得于教师而言就是唠家常。每年寒暑假期,同事们都有机会跳出自己的专业和本职工作,精读一两本平时无暇涉猎的好书,这样的阅读更有滋味,这样的阅读更值得分享。我们刊载同事们的读书笔记,意在交流心得,意在分享乐趣,意在让同事们的思想火花扮靓校园春色,浓郁校园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