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
【教师读书】李靖 读《吕氏春秋》
发布日期:2022-06-07

吕氏春秋

01

《吕览》中根据四时的更替、万物的变化,提出了古人对待生命、健康的朴素哲理和基本态度。在《仲春纪第二》、《季春纪第三》两个章节中,分别用“贵生”表达了珍惜生命的观点,用“尽数”段落描述了人随着季节的变化,应如何调适身心,以达到健康的目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知本安形、蓄积精神、保持活力、清淡饮食。

本即我们的生命本身,眼耳口鼻都是为生命摄入原料用的,是为生命服务的。耳朵即使再喜欢美妙的声音,眼睛即使再喜欢漂亮的物事,嘴巴再喜欢爽口的美味,鼻子再喜欢芬芳的香气,如果是损害健康的,都不应该让眼耳口鼻擅自独行,而应该有所节制。这样就做到了“知本”。自然界有寒暑、燥湿以及四时的变化,人的情绪也会有高低起伏。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这五种情绪伤害心神,不利于健康,如果可以保持心平气和、处变不惊,这样就做到了“安形”。

02

根据古人的描述,人的精神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寒热燥湿、风霜雨雾如果过量,都会动摇精神,损害健康。对于精神本身而言,不是身体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需要呵护和积蓄。书中关于精神的重要性运用了十分浪漫的写法——精神依附在轻盈的羽鸟上,可以使之飞翔;依附在奔跑的走兽上,可以使之灵动;依附于珠玉之上,散发出盈盈的光芒;依附于树木之上,枝蔓茂盛生长。那么依附于人呢?精神如果依附于拥有智慧的人类身上,将会使之睿思俊朗。

人的机体保持活力,离不开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古人的这个比喻是说,之所以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皆是因为运动。人的气息也是同样道理,肢体长时间不活动,则精气不运行;精气不运行,则气血郁结。郁结在头部,会造成肿症风症;郁结在耳朵,会影响听力;郁结在眼睛,会影响视力;郁结在腹部,则会引起腹胀腹病。

吕氏春秋

03

对于日常饮食,古人和当今健康养生的观点很近似。倡导饮食不要厚滋重味,古人认为烈味重酒是招致疾病的开端。要按时间进食,而且要保持不饥不饱的状态为宜,这样“五脏六腑才能得以安适”。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都是有害健康的,清淡为宜。

由此看来,古人对待健康亦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沿用的。古人这么重视健康、珍爱生命,并非仅为了苟活。古时候,商汤有一次问一位叫伊尹的大臣:想治理好国家,该怎么办呢?伊尹答道:“如果仅仅想治理好国家,是治理不好的。想治理好国家,要先从治理好自身着手”。治天下如此、治国如此,治家亦如此。治理自身先从简简单单的小事情做起,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珍惜生命,吐故纳新,适当运动,保持血脉肌理的畅通,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让我们慢慢来,应该并不难。


编者有话: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是职业读书人。读书是我们的日常,交流读书心得于教师而言就是唠家常。每年寒暑假,同事们有机会跳出自己的专业和本职工作,精读一两本平时无暇涉猎的好书,这样的阅读更有滋味,这样的阅读更值得分享。我们刊载同事们假期的读书心得,意在交流心得、分享乐趣,意在让同事们的思想火花扮靓校园春色,浓郁校园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