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
【教师读书】谢楠 读《班主任工作漫谈》
发布日期:2022-06-07

班主任工作漫谈

01

魏书生,一个熟悉的名字。他不是专职演讲家,但是他游学海内外,所到之处,处处轰动;他不是专职作家,但是却出版了几十部专著,本本畅销;他从未上过大学,却做过大学校长,且被几所大学聘请为兼职教授。因工作需要,我有幸读到了魏书生老师的《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翻开一篇篇如妙计良方的文章,对于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我来说,真是如获至宝,茅塞顿开,我憧憬着当班主任就要当魏书生这样的班主任。

02

 魏老师在本书的“多改变自己”一文中这样写到:“人人从改变自己做起,外界就一定发生变化。埋怨外界不好,常常是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环境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没能力,主观努力不够;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方法少。”古往今来,人不能总是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应该尽量让自己适应环境。魏书生做到了这一点,因而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个农村中学变成了全国闻名的省级重点中学,他自己也奋发图强,从农村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的工作。前几年,我带完了一届毕业班后,收到了要中途接任两个班的数学课以及一个班的班主任的工作通知。两个小班的成绩是我校较为受关注的,孩子们的基础怎么样?孩子们能不能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法?他们能不能接受新的班主任并信服于她?我的心理无比忐忑,一度有拒绝这个工作的想法。但作为党员,我想到我们的红军战士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爬的了雪山,过的了草地,我的这点儿困难算得了什么呢?我最终决定改变自己的想法,挑战自己,帮助学校共度这个难关。不管这个班的学生基础怎么样,不管我自身的能力够不够,既然决定接手,那么,就应该想办法,找到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努力让这个班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可以说,直到今天,我还一直践行着魏书生老师的“从改变自己做起”这句话。

03

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许多的不尽人意的事情,一味的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正如魏老师所说的:“改变了自己,你觉得世界更可爱,水比昨天清,花比昨日艳,天空看起来都比昨日更蓝。”就会营造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其次就是魏老师与人相处方面,他写道:不与人争,节省时间,不断进步。我们在和别人的争斗中,消耗了我们的精力,浪费了我们的时间,不如埋头干自己的事,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发展。他还提到:看不到别人的短处,自己并不失去什么;但是,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自己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这是那个年代留给魏老师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天,又何尝不能借鉴给我们自己呢?

04

最后就是班级管理方面,我最佩服魏书生的科学管理模式。他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称之为科学管理班集体。魏书生当两个班的班主任,又有一半多的时间外出讲学、参加会议,而他的班级却井然有序,各方面都非常出色。魏书生不仅以“德”治班,更是以“法”治班。在他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空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其精心、周到、严密的程度令人惊叹。从常务班长的职责,到课代表的职责,从备品的承包责任制到所有物品的具体负责人,无一不显出他管理方法的与众不同。他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看了让人瞠目结舌。正因为工作如此细致,才形成了一个自律自觉的班集体。这也让我想到,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细,一定要实,更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但这一切的前提不正是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吗?

我们说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更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变自己、改进自己,相信工作不会成为我们的负担,而是让我们快乐、充实的源泉。


编者有话: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是职业读书人。读书是我们的日常,交流读书心得于教师而言就是唠家常。每年寒暑假,同事们有机会跳出自己的专业和本职工作,精读一两本平时无暇涉猎的好书,这样的阅读更有滋味,这样的阅读更值得分享。我们刊载同事们假期的读书心得,意在交流心得、分享乐趣,意在让同事们的思想火花扮靓校园春色,浓郁校园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