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读了多家散文,最让我喜欢的是汪曾祺先生的文笔,尤其教了语文课本上《端午的鸭蛋》、《昆明的雨》之后,更是愈加倾心。先生的语言闲散轻松,如话家常,还有一点淡淡的小幽默,读起来很舒服。一直想把汪先生的散文全集找来大快朵颐,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今年寒假,女儿为我买来了一本汪老的散文集《以欢喜心过生活》,虽还不是全集,但已给了我足够的惊喜。迫不及待翻开带有清新墨香的崭新书页,扑面而来的是那信马由缰、干净利落的文字。认真品读,似茶香袅袅,淡而有味,飘而不散,那看似漫不经心的话语,却总会不时地把我的心撩动,使我会心一笑;那水一样的文字,静静地流淌在心田,润泽了心灵的每一处缝隙,使我操劳忙碌了一个学期的心渐渐安静下来,跟着他一起赏花草虫鱼、观山川风物、品各色美食,字里行间都氤氲着先生满满的欢喜味道,好不惬意。
其实,汪曾祺先生是经历过人生大风大浪的,文革中,他被打为右派,下放到农场进行了四年的艰苦劳动。但他宠辱不惊,从容淡然,身处逆境却不以为苦,无论环境怎样,他都不忘记品味生活,总能从惨淡的生活里发现欢悦和诗意,总能享受到生活的温馨和美好。这一点让我尤为敬佩。
02
人说,生活就是一个七天接着一个七天,重复单调,无聊透顶。其实,不是重复导致了单调无聊,而是你枯燥无趣,才导致了重复。真正会生活的人会把日子过得“年年花开都不同”。会生活的人必是一个有情趣的人,她会让每一个日子都像绽开的花朵,让生活萦绕芳香。生活的本貌就是平平淡淡,是一串真真实实的围绕在你我身边,无论喜欢,还是讨厌都不得不面对的日子。
与其愁眉苦脸,不如微笑面对,以一颗欢喜心来烹调生活,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欢喜心是什么?是敢于突破自我,虽在尘网中挣扎,但不忘飞翔的姿势;是坦然承担此刻,生活就是活好当下,自己就是风景;是懂得化苦为乐,心有正能量,乐观向上;是积极接纳外境,保持着对世界新鲜而有希望的心情,时时发射和接受幸福的信号。
03
作为一名中学老师,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太多的责任和压力,更要有一种智慧超然的心态,要设法把工作中的紧张和劳累转化成乐趣。不妨把学生的朗朗书声,当成动听的交响乐去欣赏,课堂上,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演说家,学生就是咱最忠实的“粉丝”;活动时,把自己当成指挥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谁有咱牛;有时咱更像一个元帅,带领学生冲锋陷阵,杀向中考战场,谁有咱威武!能苦会乐,融乐于苦是智者的心态,我们要在忙碌充实的生活中一点一点练就!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与其一味地埋怨生活,变得消沉、萎靡不振,不如坚定乐观的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用欢喜阳光的心态迎接朝阳,你会发现,原来每一天都是丽日晴天。心中有阳光的人,才能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有花香的人,才能闻得花香的芬芳! 心若欢喜,就会世事无尘,岁月静好,所以,让我们在一地鸡毛的琐事中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用满心的阳光和欢喜拥抱生活吧。
编者有话: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是职业读书人。读书是我们的日常,交流读书心得于教师而言就是唠家常。每年寒暑假,同事们有机会跳出自己的专业和本职工作,精读一两本平时无暇涉猎的好书,这样的阅读更有滋味,这样的阅读更值得分享。我们刊载同事们假期的读书心得,意在交流心得、分享乐趣,意在让同事们的思想火花扮靓校园春色,浓郁校园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