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了不起的自己》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用切实可行的行为方法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圆满地度过一生。作者对人生每一个阶段的解读都直击人心,每一次“自我发展之问”都让人思考无穷,给了我很好的启示。缓解了很多角色转变的焦虑。相信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然而我想只要我们找到对的方法,及时转换思维,处理好各种关系,就一定能走出人生的瓶颈,绘制出精彩美丽的人生地图。
02
我们其实每个人都多多少少都曾努力使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出一些改变,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对改变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收效甚少。我们有时候可能觉得这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能自律;有时候觉得这是天生的,自己努力改变是徒劳的。我们也会对一些改变的故事很感兴趣,但是自己身上从来没有过发生过。有时候我们难免会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活出自己的本性就好,不要做什么改变。但如果我们觉得我们需要做出什么改变,就应该承认改变的意义,而不要去找借口说改变的必要性。对于改变,我们苦苦追求,但始终不得法,本书就给出了诀窍。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我们需要通过改变的行动来获得一些成功经验,这样我们的改变之路就真正开始了。
我们很难改变,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原来心理熟悉模式。如何改变呢:首先有新的刺激,然后我们做出反应,最后不断去强化这种刺激和反应。我们看到马戏团的动物们做出令我们咂舌的表演,这背后就是训练人员对动物们做出刺激、反应和强化。比如铃声是刺激,狗流口水就是反应,食物就是强化。当然相比于动物,人非常复杂,人有非常丰富的情感和心理活动。人的理智是骑象人,人的情感就是大象,大象看似听从骑象人的指挥,实际上骑象人在大象面前是非常弱小的。人想改变,就要走出心理舒适区,有新行动,但是新行为会使得人非常焦虑,会使得大象不听从指挥。所以改变常常难以进行。
03
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什么样的,环境能提供什么,再去想办法跨越理想目标和现实困难之间的鸿沟。以创造型思维提供持续的张力。 一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阻碍,但是目标还是不变,去想办法跨越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种思维会持续提供改变的张力。
我们脑海中的想像与现实是有很大差距,这一点从我们与他人的交谈中就能够看出来,我们喜欢去评价,喜欢抽象的提问,更愿意关注结果。这些都是脑海中的想像,我们应该融入到现实:使用描述性语言,问具体的问题,关注现在能够做的事,改变就从现在开始。
编者有话: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是职业读书人。读书是我们的日常,交流读书心得于教师而言就是唠家常。每年寒暑假,同事们有机会跳出自己的专业和本职工作,精读一两本平时无暇涉猎的好书,这样的阅读更有滋味,这样的阅读更值得分享。我们刊载同事们假期的读书心得,意在交流心得、分享乐趣,意在让同事们的思想火花扮靓校园春色,浓郁校园书香。